泳池中的氯到底會不會致癌
很多人夏天最愛的運動就是游泳,
不僅涼快又能保持身體健康
但卻會擔心泳池的氯
分享健康資訊看到的建議
讓大家認識水中的有害物質
●氯的副產物:在遇到汗、尿或其它
有機性的物質(如乳液、洗髮精)時就會產生
●三氯胺:水中的消毒水味道就是它
是氯跟汗、尿結合的副產物,容易引起氣喘
●三氯甲烷:又稱氯仿,
是致癌物的一種,早期麻醉劑的成分之一
(圖片為去關島旅遊的游泳池)
中國醫藥大學教授許惠悰近期的研究
是在泳池做了為期7天、
24小時不間斷的偵測。
就每5分鐘所產生出的數字發現,
人數越多、三氯甲烷(氯仿)的量就越高,
平均在37個人左右達到最高濃度。
根據研究,水中加氯所產生的六百多種副產物,
有20~30種被認為有致癌風險,
其中濃度最高的就是三氯甲烷。
而且就算在通風很好的室內泳池也不會降低風險,
因為三氯甲烷大多集中在水面上20公分處的邊界層
(因為被泳客攪動、揮發),
也就是大家換氣、吸氣的高度。
「所以若是通風設備能加裝在池畔低矮處,
那麼吸入的風險才會降低。」
飲水測出的三氯甲烷含量是1.3~23.9微克,
但泳池則是2.97~172微克
,換句話說,差不多最高是7倍以上。
「因為水池的水是循環的,
人體在水中運動時也會出汗,
所以三氯甲烷的量當然也高。」
因為台灣的法規沒有規範到氯的副產物,
只有餘氯含量,所以這個風險的確被低估。
當然不能把游泳直接跟癌症畫上等號。
每種活動都有它的優缺點跟風險,
研究的目的在於讓大眾知道,並做選擇。
「把利益最大化、風險最小化,是科學追求的目標。」
難道有氯就不游泳了嗎?
其實游泳對身體也是有許多好處
可以增強心肌功能及加強肺部功能
健美形體及減肥
建議想要更安全地游,
就盡量挑人少的時候去。
運動前的清潔也很重要,
幫自己也是幫助池水更乾淨。
洗澡也是一樣的道理,
時間不要過長、溫度不要太高,
三氯甲烷就不易揮發,吸入的風險就降低。
重點整理
●泳池內人越少越好、37人以下較安全
●下水前請先將身體先沖乾淨、
不要有殘妝、乳液或洗髮精等
●洗澡也是同理,溫度低、時間短比較好
(而且又省水)
●多喝水加速身體新陳代謝